MBM课堂掠影 | 经济学术语之“牛鞭效应”解读

发布时间:2022-04-22 08:00:00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高风险现象,但什么是“牛鞭效应”,它为什么会产生,会带来哪些后果,又该如何避免呢?佟教授在MBM的课堂上为我们做出了详细的解读。

 

什么是“牛鞭效应”?


上世纪九十年代,宝洁公司在分析婴儿一次性纸尿裤的订单分布规律时,发现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消费与需求变化较小,零售商销售量的变化也不大,但宝洁分销中心从分销商那里获得的订单却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分销中心向工厂申请的订单变化更大。这种信息的偏差如果和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一起发生作用,将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这种现象是供应链中的需求信息在从下游往上游传递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扭曲放大的现象。当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发生微小变化时,这种变化会沿着供应链下游企业至上游企业逐步放大,在到达最前端的供应商时,该供应商取得的消费需求信息会偏离实际的需求信息,这种信息变异的放大作用在图形显示上很像一根甩起的赶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

图片2.png

  为什么会产生“牛鞭效应”?


促销打折是造成需求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可能会直接导致牛鞭效应。每年的“双十一”是一场网购的狂欢节,供需双方都全力冲刺这场“消费盛宴”,但其背后的本质是可能会给企业的供应链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企业和商家为了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节,需要大量备货,导致工厂背负大量的库存以及可能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局。

 

举个例子,在市场销售活动中,假如零售商的历史最高月销量为1000件,但下月正逢重大节日,商场会进行促销活动,为了保证销售不断货,零售商会在月最高销量基础上再追加10%,于是他向其上级批发商下订单1100件。批发商汇总该区域零售商的销量为10000件,他为了保证零售商临时订货需求又追加15%订货量,于是他向生产商下订单11500件。收到订单的生产商虽然明知订单中有“夸大”的成份,但为了保证批发商的需货,于是不得不至少按11500件投产,并且为了稳妥起见,在考虑毁损、漏订等情况后,他又加量生产,这样一层一层地增加预订量,导致“牛鞭效应”。


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为了保持供应链的高效率,抵御需求波动造成的牛鞭效应,就采取了稳定价格的策略——“Everyday low prices”,这样就有效地消除了促销引起的需求波动。沃尔玛通过这种策略,将牛鞭效应给企业可能带来的供应链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的水平。

图片3.png


“牛鞭效应”会导致什么后果?


牛鞭效应将导致企业不均衡的产能利用率、积压更多库存、短缺和延迟供货以及由于需求信息失真导致计划不周等。


如何避免“牛鞭效应”?



为避免牛鞭效应带来的危害,在MBM课堂上,佟教授讲解了如下几项解决方案:


1. 信息共享

信息共享可以减少或消除上游的过度反应,使供应链更加透明。


2. 第三方物流

采用第三方物流有助于降低运输固定成本,零售商不再大批量下单,而是小批量下单。


3. 每天低价

不要频繁更改批发价,承诺保持稳定的一个已经足够低的批发价格,零售商不再战略性地提前购买。


4. 指定订货时间

协商或指定零售商的订货时间,使不同零售商的订货时间均匀分布。


5. 减少博弈的动机

零售商不可以随意取消订货,供给不足时,按照过去的销售量分配。


6. 供应商管理库存

供应商为零售商做出补货决定,计划、预测和补货均由供应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