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M思享汇 | 宋向前:后疫情时代的消费
发布时间:2022-06-17 04:00:00
MBM思享汇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管理学硕士项目品牌系列活动,包含大师讲堂及学友沙龙等。旨在为师生搭建教学相长的思想互动平台,聚焦学术及行业前沿,共享最新资讯,为个人和企业赋能。加华资本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宋向前先生受邀做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管理学理学硕士项目“MBM思享汇”,就“后疫情时代消费企业破局之道”带来一场精彩的分享。
本文根据加华资本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宋向前先生的讲座内容整理。
消费:后疫情时代经济的稳定器
投资、消费、出口是经济学中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过去十年,中国都是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的增长模式,但这种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三驾马车对GDP的贡献结构已经发生全然的变化,内需消费作为内循环的新增长点,在当前重新被关注和重视起来。“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是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重要议题。受国内疫情多点爆发的影响,供需两端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许多企业经营困难,年轻人失业率上升至高位。市场、就业、民生三个目标相互影响,从内在关系来看,保就业才能保民生,稳就业、稳民生,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稳定。
在实现三个目标的过程中,货币政策要给力,财政政策更要给力。疫情是金融体系的外生性风险,如果由外生转化为内生,对整个经济的冲击就是灾难性的。但货币政策在中国空间不会特别大,主要是向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保证金融系统流动性不出现困难,保证金融系统对社会放贷的能力能够得到稳定。财政政策可以大有作为。很多经济学家提出财政纾困重于经济刺激,这很重要。相比供给端,需求端的有效管理更为关键。中国1.58亿的市场主体,其中1亿是个体工商户,规模以上的工业,大概有3500万。只有进行有效的需求直接管理,直达民生,才能成功托住经济。
后疫情时代的消费
从全球来看,疫情对经济格局和经济结构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全球工业的再平衡、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大家都很重视疫情冲击后的经济下行,但我们还是系统性地低估了这场疫情危机。
一方面,我们低估了美元重新进入到强势周期之后对全球经济、全球资本市场和全球工业化再平衡的影响,低估了地缘政治冲突对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分工的影响;另一反面,我们也低估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下行所面临的压力。从中国来看,在经济下行压力的倒逼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中,将迎来一个新世界。可以预见的趋势,一是消费崛起。未来20~30年是中国内需市场发力的时代,是中国消费服务行业崛起的超级时代,也是中国超级品牌诞生的黄金时期。可能会诞生一大批超级公司,这种超级公司可能是千亿市值,也可能是万亿市值。
二是科技赋能。科技创新能使企业真正具备竞争中的结构性优势,并提升对抗风险的能力。科技赋能与创新是消费企业重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量。传统消费行业也可以通过捕捉一些技术进步的敏感因素,完成自我改造和重塑,获得更好的市场表现。
关于消费投资与创业的几点建议
创业者要有正确的预期,伟大的事业征程一定是很难的事情。不要因为短期的阵痛和机遇而选择流量,未来的消费将是精耕细作的时代。
耐心是价值投资者必备的心理素质。长期价值投资不仅是时间的考验,也是人性的考验和磨练。
今天的投资者和创业者都需要重新定义和反思,成功究竟是什么?成功就是财务回报吗?它应当包含更多的理想、价值、意义。
与其抱怨这个时代与命运不济,不如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查理芒格所言,宏观上我们可能无能为力,但是微观上我们要积极地有所作为。
我们正在开启一个全新的世界,不管你愿不愿意相信。丘吉尔曾说过,“不要浪费了一场危机”。疫情对全球及中国都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危机,也将是一个新世界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