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 | 王丛教授: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发布时间:2022-03-17 10:34:00
结缘神仙湖,伉俪携手立三尺讲堂,传道授业解惑。侃谈世界风云变幻,倾情学术兢兢业业。
也许你曾在财经栏目里瞥见他西装革履,闻得他对金融世界的见解;也许你曾在校园望见他从容不迫,一身休闲便装,亲切与你点头打招呼。
他,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管理学硕士MBM项目课程主任王丛教授。
王丛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管理学硕士课程主任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公司治理和股权激励研究中心主任
王丛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他先后获得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士学位、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美国范德堡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
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司财务、公司治理、企业并购和高管薪酬。其研究成果见诸于《金融学杂志》、《金融研究评论》、《会计与经济学杂志》、《金融与定量分析杂志》、《银行业与金融杂志》等世界顶尖金融期刊。
王丛教授曾荣获2010年香港中文大学青年研究学者奖和2013年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教学奖。
你看,学校的未来,光明朗照
Q:您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机缘是什么?
A:我本身是和香港中文大学有很深的渊源。从美国修读博士学位归来,一直到2016年,我都在香港中文大学教学,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校时便踩着香港中文大学传统的起点,具备其优秀的基因。在港中大(深圳)我感受到了开放、包容、活力,这就是我为什么来到这里,它让你看得见希望,看得清未来。
未知就是无限可能,年轻就是不怕尝试
Q:您选择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您觉得这里吸引你的地方有哪些?
A:最吸引我的是它有朝气,有活力,每天都在积极地变化。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是未知。未知就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性,年轻就意味着我们有资本失败,失败了就再尝试。这让我感到,在这里我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来建设它,开拓它。
扬长避短
Q:您在2013年曾获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教学奖。请问您是怎么走上教师这个职业的?
A:我在北大光华读商科期间,性格有些内向,不善于打交道。但同时,我发现自己擅长在公众场合做公开演讲。本科在校期间参加过很多演讲比赛,在和清华的辩论中还获得了最佳辩手。所以我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更适合自己,更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教育是点燃一把火,而不是注满一桶水
Q:您对优秀的老师有怎样的理解?
A:首先,老师不应该仅仅灌输知识点给学生。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优秀的老师应当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上完课之后,能够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次,在商科的学习中,公司领域的实际操作经验是非常宝贵的。我会经常请一些有所成的学生回到现在的课堂,与现在的学生分享或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我十分推崇这种“学术和业界相结合”的方式。
亦多亦少
Q:观看了您做电视节目嘉宾的视频,发现您不但对所研究方向积累深厚,对中外时事也都有独到的见解。希望您能给学生一些路径的指引,如何才能具备您这样的眼界?
A:简单总结就是两个字,“多”和“少”。
多,是指要多阅读相关新闻、报纸、书籍。不仅要多多关注当下的政治经济社会热点问题,还要多研究历史。因为历史是重复的,你能够从历史事件中得到经验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少,是指一定要用最精简的逻辑挖掘问题背后的本质。不要把事情复杂化。因为最简单的语言,表现出来的是最清晰的思维。
王丛教授在财经节目上做专业分析
下一个科创中心指日可待
Q:您能否谈一谈粤港澳大湾区会给深圳带来什么样的机遇?
A:我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很可能成为中国下一个主要的科创中心。
第一,粤港澳大湾区有很多亚洲排名靠前,甚至世界排名靠前的顶尖大学。这些研究机构和大学积累了丰厚的科研实力和科技成果;
第二,深圳有着创新的土壤,每天都在日新月异地创新创业;
第三,这里的二线城市,如中山、东莞,能够提供非常完整的供应链,来将科技成果产业化;
最后,这里有香港和深圳两个股票市场交易所,利用经济手段,可以将科研成果市场化;
将这些条件结合到一起,粤港澳大湾区很可能成为下一个非常有活力的科创中心。
湾区负责提供机遇,我们负责输送人才
Q:那么您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会给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带来什么样的机遇?
A:首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本身是香港和大陆相结合的一所大学。它的优势就是“新”。它能作为一个载体,让香港的一些制度落地深圳,同时深圳利用自己的优势,发挥强项专业。比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可以为粤港澳大湾区集中培养创新能力突出、金融知识技能过硬的综合型人才。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