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M课堂掠影 | 解锁量化投资黑匣子
发布时间:2022-11-18 08:00:00
金秋十月,MBM 2021级《量化投资》课程在同学们的期待中如期而至。
西蒙斯及文艺复兴公司的故事,使得量化投资往往被蒙上一层无限的神秘色彩。谈及量化投资,似乎是神坛之上的操作,远不可及,海量的数据分析、复杂的数学模型与算法……
什么是量化投资?如何系统地进行量化投资?量化投资的优势与局限何在?本次课程,教授以一种特别而有趣的方式为同学们打开量化投资的大门,将学术研究与实务相结合,将实操感悟与案例讨论相结合,内容深入浅出,精彩纷呈。
精彩课堂笔记
量化投资
一种不断迭代更新的投资交易方法
量化投资不是一种金融产品品类,而是一种投资交易方法。它利用统计学、数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方法取代人工做出决策,克服人性的弱点,通过数学模型构建投资组合,并利用数学与计算机技术实现交易。量化投资作为一种开放的投资体系,不断吸收新的方法与技术,迭代式前进。
因子投资
寻找有统计解释意义和有效历史回测的因子
因子投资是一种借助量化手段的股票投资方法。它通过解析化的方法,在财务基本面、行情、盘口(高频)等数据中挖掘对股票的收益率有很好解释能力的因子(即因子驱动了股票收益率的共性运动),将对各股票收益率的研究转化为因子收益率的研究,从大量的股票降维到相对少量的共性因子,并通过逻辑+实证,在统计意义上解释和预测股票收益率和收益率的波动率。
因子拥挤
表现优异的因子也会随着时间推移效果减弱
量化因子投资的一个关键点在于通过统计方法挖掘有效因子,经由历史数据进行回测,确定因子有效性。一个表现优异的有效因子被发掘之后随使用的人增多将逐渐变得拥挤,随着时间推移效果减弱。
对于发掘到有效因子的机构,有效的因子组合将随着交易量次的增加逐渐拥挤失效无法持续“收租”,严格的保密措施只能延缓而不能避免因子拥挤,促使基金公司必须持续发掘新的有效因子。
摩擦成本
高频量化策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摩擦成本是伴随金融交易的所有相关成本,包括费用、利息等直接成本,也包括时间、精力等间接成本。高频量化在短时间尺度上获得价格变动带来的收益,青睐价格波动性较高的股票,但交易中的摩擦成本会对总收益构成举足轻重的影响。
基金规模的扩大超越高频交易策略的支持规模,应对方式是一方面扩大股票覆盖度,另一方面拓宽投资周期。
课程学习感受
教授的课程别开生面,以科学的方法论做引,一下子就把大家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了,降低了对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的恐惧,教授讲得精彩、同学听得认真。
因子投资涉及计算公式很多,也比较难懂,但教授的实操感悟,特别是关于大数据、模型与算法等的框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思路,还有一系列开放的课堂讨论,又巩固和强化了知识的掌握。
——MBM2021级 林海南
经过几天紧张又新奇的学习,量化投资这一重磅课程告一段落。同学们背景差异巨大,但听课过程完全不觉枯燥,能清晰感受到教授高屋建瓴、自上而下的抽象概念与逻辑,且又不脱离具体数据与工具的掌控力。
这门课圆满达成学习目标,既了解了量化投资的概念与主流的操作方法,又带来一些思考与感悟。
——MBM2021级 张 蝶
过去我的投资类思维方式是“观察+决策”,来自于朴素的经验主义,而这门课程提供了一种“感受-模型化”的思考问题的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很神奇,很有启发性。
课程讲授的很多知识点,非常贴近实际投资操作方式。对于投资专业人士而言,这门课提供了宝贵的实操分享,而对于非投资专业人士,也能快速建立对量化领域的框架性认识,获取最前沿的信息。
——MBM2021级 华 欣